高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培养初探
发布时间:2024/08/12 阅读数:
高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培养初探
王 凯,梁 军,李 南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专业思政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系统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渠道之一。专业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无疑在课程思政工作方针的推行中将扮演关键角色。此文首先对高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现状进行了剖析。进而从树立与加强责任意识、搭建和完善培训平台、以及创新并巩固培养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培养的措施与建议,为专业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养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能力;无机化学专业课
[基金项目] 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思政”三体系构建与实践(No. 2020JGB200)。
[作者简介] 王凯(1984-),男,湖南汨罗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主要从事无机化学研究;梁军(1969-),男,广东高州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行政管理研究;李南(1986-),男,河南洛阳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严格意义上来讲,课程思政并非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系统工程[1]。即:大学所有的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在新时代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属于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与高度升华[2]。该先进教育理念的提出,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方向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推进,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民族振兴伟大事业,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与重要的意义[3]。
育人是“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而各门教学课程则是其主要渠道。由此来看,“专业思政”是课程思政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专业思政主要以专业课程作为思政教育载体,其主要通过发掘专业理论研究中所独有的历史底蕴、创新精神,进行专业核心价值的凝练与传授;其力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协调统一,最终在润物无声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的[4,5]。由此看来,专业思政为课程思政提供了鲜明的思政素材和思政资源,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渠道与有利抓手,应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相辅相成,必将在“课程思政”的所开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事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无机化学课程是化学或化工类专业也是这些专业学生开始专业学习最为基础的核心课程。此外,材料与环境等相关专业,大多也在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之中将其作为一门专业课。一般情况下,该课程将在本科生大一阶段开设,其包含有现代无机化学的系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知识拓展;知识点多且理论性强。如何有效提炼无机化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有针对性地构建科学化、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无机化学专业思政体系,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其中,无机化学教师是实施无机化学专业思政的主导者,而其专业思政能力的养成正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之一。
1. 我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现状
虽然课程思政这一重要方针已经全面铺开,但从具体的调研来看,目前我校无机化学专业教师在专业思政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误区
目前我校无机化学专业教师在专业思政能力的不足,首先体现在整体认识上的误区。在“三全育人”总体工作格局下,大多数教师对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仍存在理解偏差的情况。他们觉得在无机化学是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非常困难,就算引入也很难与专业知识点有机结合在一起,甚至可能反而影响专业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当前多数无机化学依然缺乏应有的思政教育角色意识,其对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认识亟待提高与加强。
1.2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关系尚未厘清
其次,多数教师尚未厘清专业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属于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教学范畴与教学职责,与无机化学专业教学的关系不大。受此影响,多数教师不能有效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效沟通,从而达到思政教学切入角度与内容案例的合理分工以及协同统筹。故而在实施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效果十分勉强。
1.3 思政元素的融入技巧与方式亟待提高
此外,教师在专业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技巧与方式仍有待提高。多数教师因陈旧教学习惯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动地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思政内容有机结合。个别教师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思政点”,但方式往往单一呆板,甚至简单粗暴。这就导致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协调与融合十分勉强,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使得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呈现反感的情况,未能获得预期的专业思政教学效果。
2. 高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培养的措施与建议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毋庸置疑,在“三全育人”总体工作格局下,教师队伍是育人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应当发挥关键主导作用。高校的各类专业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无机化学课程作为面向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身就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等重要任务,故而无机化学专业教师扮演的角色颇为重要。
但从上述我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现状剖析来看,我校无机化学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现状也应是我国高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一个缩影。如何有效提升无机化学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对于当前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育人方针的顺利实施意义深远,应当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本文根据对本校及其他兄弟院校无机化学专业教师的访谈与讨论,结合多方位的文献调研,提出以下推进高校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培养的措施与建议。
2.1 树立与加强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教育的责任意识
树立无机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方针的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是其自觉养成专业思政能力的基本前提。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主动建构、积极作为。
一方面,学校及学院两级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校园课程思政文化的宣传与建设,大力营造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氛围,切实做好相关思想引领、理论指导和统筹规划工作。高举什么旗帜,坚持什么方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通过各种渠道与多种方式的宣传与宣教,各高校应当促使专业教师尽快明确自身在课程思政工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所应扮演的角色,在思想上做好定位。一定要让包括无机化学教师在内的所有专业教师尽快且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与塑造者。而后一角色更是前一个角色的必须前提,即先立德,再育人。
另一方面,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可从管理制度上,系统性地将专业思政教育效果纳入党组织考核指标体系、以及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的考核内容中,从制度上来树立与加强教师开展专业思政教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中,也应尽快将专业思政确定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点要素之一,由此使得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专业思政与专业教学不可分割的关系,进而自然地形成并强化专业思政教育的责任意识。
2.2 搭建和完善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培训平台
在教师本人正确树立专业思政意识的基础上,学校层面的专业思政能力培训平台建设将是提升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学校及各二级单位应当常态化且多方位地组织开展加强专业思政能力的相关培训、报告会或网络课程,积极引进与汲取外单位先进经验,提升专业教师在该方面的理论修养与应用技巧。如可以教研室的党组织为单位,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或无机化学教学业务研讨等形式,鼓励包括无机化学教师在内的专业教师进行经验交流,由此统一思想,树立观念,通过业务培训的方式,促使每位专业教师自觉地加入到专业思政工作之中来。
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长处,吸取他们来组建以专业思政能力为导向的新型教学团队或督导团队。鼓励无机化学教师与专业思政教师及政治辅导员结对来开展思政能力的培训。如可通过上述各类教师的集体备课,来协助推进无机化学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培养,共同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可通过随堂听课来对无机专业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进行实时实地的指导,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即遵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优势互补,协助无机化学教师实现专业思政能力的有效养成。
此外,网络资源库也应是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培训平台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学校应当尽早尽快开展包括微课、慕课、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教学资源库及其它优质教学资源等专业思政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为专业教师提供充分的专业思政教学资源与教学素材,以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有证可引。同时网络资源库中的相关案例,也可以为无机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供模仿对象,并加以灵活运用。同时应当组织骨干教师迅速整合超星学习通、智慧树、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金智学习云等网络平台各自的优势;从在线课程建设、教学互动、同步课堂使用等方面,为授课教师开展了线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
2.3 创新并巩固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培养长效机制
在新时代背景下,专业思政能力应是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搭建和完善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培训平台的同时,还应注重创新与巩固专业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养成的相关机制。
其一,学校可通过无机化学新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来强化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培养。团队建设中,学校可明确要求必须实施专业教学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并强调将专业思政作为无机化学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之一。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的人员组成,将无机化学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具备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特长的特点的成员凝练在一起来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由此从人员组成上,协助无机化学教师实现专业思政能力的有效提升。
其二,学校可从教学改革项目的设置上来完善无机化学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培养的机制。学校可专门设置校级专业思政相关研究课题,将专业思政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改革的高度。鼓励无机化学教师申报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将无机专业教师进一步吸引到专业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中来,促进其专业思政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其三,学校还可通过组织专业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讲课比赛、说课比赛,以比赛为契机来推进参赛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深度养成。另外,还可通过这些比赛,筛选出一批专业思政示范课程,组织相关教师定时展开交流研讨,及时抓好教学反思,适时总结做法经验,为无机专业教师专业思政能力的持续改进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应当尽快构建相关在线评价系统,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总体方案,统筹制定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年度工作计划,由此督促教师实时审视与评价专业思政教学效果。除无机化学专业课教师外,还需强调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政治辅导员等不同角色的对象同时参与,由此共同评估专业思政的教学效果,为无机专业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提供实时参考与及时优化。
3. 结束语
在课程思政重要方针提出之前,大多数高校无机化学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说是相互隔离与相互孤立,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其应有的协同育人效果。作为面向多数化学化工类以及部分理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所含的知识点其实包含了多个课程思政元素,可以作为专业思政教学的有效平台。如何高效且创新性地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无机化学专业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无疑将扮演十分关键作用。各高校与无机化学教师,应当从教师主体责任意识、思政能力培训平台与培养长效机制等方面来狠下功夫,尽快提升无机专业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由此使得无机化学专业教师更为充分地体现育人价值,强化育人角色,进而确保专业思政落实落地,为“三全育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376.
[2] 韩宪洲. 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23): 4-6.
[3]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3): 64-69.
[4] 李彦冰. 论专业思政建设中的基本问题[J]. 北京教育(高教), 2019(5): 88-90.
[5]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60-64.
Exploitation of the Ability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ers of College
WANG Kai, LIANG Jun, LI Nan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channels to implement the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o systematically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Undoubtedly, th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teachers plays the key role to push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licy. This paper gives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ility of 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ers in college. Corresponding improv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thus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onstructing and improving the training platform, as well as innovat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training mechanism. All these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Key words: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bility for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inorganic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