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在高校《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的 导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4 阅读数:
“思政元素”在高校《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的
导入研究
秦 进1,杨小锋1,张孝存1,李晓刚1,
(1. 商洛学院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受到了全国高校的重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已成为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何有效地把“思政元素”导入非思政专业课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化,是当前亟待研究的关键课题。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梳理总结了《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有效导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案,以实现教学路径的课程思政目标,形成“三全育人”的教学模式,为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测量与地图学;测绘类专业;思政元素
[基金项目]2022年度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科研一体化”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科研良性互动模式研究”(22jyjx140);2018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地理科学专业生本化课堂构建路径研究”(SGH18H405);2018年度商洛学院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18SKY0045)。
[作者简介]杨小锋(1982-),男,陕西宝鸡人,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张孝存(1968-),男,陕西蓝田人,商洛学院地理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区域发展;李晓刚(1983-),男,山西吕梁人,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方向为地貌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思政进课堂”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非只是简单的语序调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思政因素有机地融合起来,即开展非思政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地实现全过程、全课程育人[1]。因此,“课程思政”就是以专业课和通识课为依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等教学实践中[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到,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使命,全方位培养人才[3],有力推动了“课程思政”工作的进展。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如何推进思政提出了明确要求[4]。可见,“课程思政”已逐步作为一种显性的衡量标准,日益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成为衡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围绕高校“课程思政”这一教改主题的研究得到广泛开展[5-9],为后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益经验与科学依据,然而,在将“思政元素”导入非思政课程的育人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认识参差不齐、行为被动参与、目标导向功利等问题[9],具体课程的思政教育研究仍有必要持续加强。本文以颇具特色的《测量与地图学》课程为例,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导入“思政元素”的方法,以实现在育才的同时隐形育人。
一、《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测量与地图学》在测绘、地理等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拥有基础性地位,是高等院校本科测绘、地理、地质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俱强的专业基础课,由《测量学》与《地图学》两门课程整合形成。《测量学》是测绘类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测绘理论和测绘工程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而《地图学》课程则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涉及地图学理论、地理信息可视化和地图应用等内容。可见,《测量与地图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构造能力,训练学生利用测量工具获取抽象的地理数据,并能正确地识图、绘图、析图,为以后从事地理教学或测绘相关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二、将“思政元素”导入《测量与地图学》的意义与优势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崭新里程碑,许多建设目标均已落实,其中高等教育需要优质人才培养,更需要学生在行业领域中拥有更专业、更全面的发展视角[10]。此外,《测量与地图学》课程主要授课对象为大一、大二学生,他们正处于进入大学的伊始阶段,做好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导入,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尤其重要。近年来,众多针对高校《测量学》或《地图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11-17]为相应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但以《测量与地图学》这门独立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教改研究对象的工作仍较少见到报道。综上所述,探究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元素”导入《测量与地图学》具有现实意义。
三、《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
《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大知识模块:测量知识与应用、地图知识与判读、地形图展绘与应用,各模块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十分丰富,包括家国情怀、革命精神、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诚信品德、法治精神等。作者梳理总结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得到表1。
表1.《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
基于表1可知,该课程可以与课程思政在多个方面和角度密切结合,有必要设计具体的“思政元素”导入方法以指潜移默化地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12]。
三、《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导入“思政元素”方法探讨
1.紧密围绕“地图”这一关键载体,践行爱国主义教育
地图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通道,用图者可以形成直观的认知。向学生展示以《坤舆万国全图》《东西洋航海图》等为代表的古代地图作品或古代测绘历史地图,让学生全景体验我国的大好河山,并认识到每一张地图都是地理学家们辛勤工作的结晶,从而萌生强烈的自豪感,形成爱国情操,或展示以《红军长征地图》为代表的红色地图,可以成为了解红色文化与革命历史知识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地图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格的法定性,地图上国家版图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与民族利益,教师需要在授课中,重点规范钓鱼岛、赤尾屿、南海诸岛等重要岛屿的地图使用,训练学生准确、快速识别错误地绘制国界线的“问题地图”,增强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2.持续聚焦“测绘”这一关键技能,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新时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广大测绘工作者的艰苦创业精神,学习和发扬“工匠精神”。授课中重点介绍新中国测绘人对珠穆朗玛峰进行高程测量时不畏艰险直面极限的精神,以及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案例,引导学生向前辈们学习,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专注的敬业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家国情怀。展示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条件下,成功自主研发北斗导航系统,守护国家安全,增强学生对于自身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体验实际动手操作中掌握第一手地理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并在记录、计算过程中体会数据精确与知识运用的意义,激发学生投身社会事业的担当意识。
3.集中锁定“应用”这一关键目标,激发报效祖国热情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18],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工程测设和各种工程测量都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测绘技术的支持,让学生意识到,当代大学生自身本就是未来筑梦“美丽中国”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接班人,通过高等教育培养他们具备高素质、高学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后备力量,他们会成为未来整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流。展示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高铁、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中国超级工程、大国工程对民族复兴、国家兴旺带来的巨变,使学生更加重视掌握各种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争取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课程中导入“思政元素”,并不是将专业课完全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把原本不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有机地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在不改变专业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和实践,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培养科学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要素融入课程设计”这一主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行教育活动。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牢记使命,努力探索导入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技巧,培养学生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龚丹丹,任嗣利,刘娟,等.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育人元素的思考—以《环境分析化学》为例[J]. 广东化工, 2021. 48(16): 336-338.
[2] 刘辉,苏丽娟,李娟,等.测量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32(4): 85-89.
[3] 刘珊红,王翠平,兰燕.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3(9): 34-35.
[4] 张春晓.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社会主义论坛,2020(11):52-53+48.
[5] 鄢显俊.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20(2):88-92.
[6] 敖祖辉,王瑶.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3):128-132.
[7] 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8] 于歆杰.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什么做与怎么做[J].中国大学教学,2019(9):56-60.
[9] 张欢.习近平“从严治党”的思想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9(13):181-182.
[10] 丁小雅,杨楠,肖添远.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建筑, 2021. 28(9): 146-147.
[11] 朱海红,李思宇,黄丽娜,等.《地图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21,28(4):45-48.
[12] 刘珊红, 王翠平,兰燕,等.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3(9): 34-35.
[13] 刘璐璐.产学研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地图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1,29(6):83-86.
[14] 黄翌,陈建伟,刘潇潇,等.高校“地图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课堂融入[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45(1):19-21.
[15] 刘思海,邢坤.高校非工科专业“测量学”教学探讨与思想政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1(33):29-32.
[16] 黄建毅,张景秋,孟斌.课程思政视域下地图学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21,19(4):118-120+125+8.
[17] 马丹, 骆社周,毋亭.农林类院校《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农业工程, 2020. 10(10): 第100-104页.
[18] 陈怡平.大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地球环境学报,2019,10(1):1-11.
Research on the Introd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llege Courses of Surveying and Cartography
Qin Jin,Yang Xiaofeng,Zhang Xiaocun,Li Xiaogang
(1.Colleg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726000)
Abstract: As a key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organic unity of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has become an critical measure in talent training. How to introdu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n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realize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o be studied urgently at presen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combs and summariz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Surveying and cartography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scheme of effectively introduc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urriculu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o as to achie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 of the teaching path, form the teaching mode of "Three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provide a feasible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classroom thought and politics; surveying and cartography;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j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上一篇:“生物电磁特性”课程思政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