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登教育教学论文
  • 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 开展教育学术讨论
  • 介绍科教创新内容
  • 报道教学信息动态
  •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书刊报简介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学周刊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出版   学周刊杂志社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69号《学周刊》杂志社  邮编:050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79/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9132   发行:学周刊发行管理中心       订阅:全国各地邮..[详细]

体育冒险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创新性的促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阅读数:

体育冒险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创新性的促进研究

薛崴月1陈辛迪陈泽龙1蒋钦2伍小羽1▲   

1.广西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2.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通讯作者)

摘要:体育冒险教育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冒险性的新奇成长体验或高强度运动量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敢于面对苦难、尝试错误,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人际互动和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目的:探讨体育冒险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特别是创新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广西某高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创造力自我报告量表(RIBS)。结果:参加体育冒险教育的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中明显优于普通班级学生;参加体育冒险教育的学生在创新性中的流畅性、独立性、灵活性三个维度上明显优于普通班级学生。结论:体育冒险教育可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并提升创新性。

关键词:体育冒险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创新性

一、引言

体育冒险教育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涵盖了我们现在常说的拓展训练(Out Bound)课程。体育冒险教育的“冒险”,并非指让学生冒着生命危险,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等,作为课程和学习活动的冒险,它是指在安全的教育环境支持下鼓励学生敢于尝试错误,使学生在智力、情感和体能上拓展自我、突破自我[1][2]。体育冒险教育又包含形式上的冒险和运动量上的冒险两种;形式冒险包括跳伞、攀岩、定向越野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运动量的冒险则是指通过大运动量训练以达到学生突破自我身体极限的目的,通过心率、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负荷及个别运动方式等来判断是否达到体育冒险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普遍重视。大学生因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压力、人家关系压力等原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或因不良情绪引起的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极端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乎到个人乃至国家的发展,因此,寻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一直是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健康人格应该包含有五个特点:1.对一切经验持开放态度;2.存在主义的生活。3.信任自己的机体4.具有自由感。5.具有创造力。具有创造力是健康人格应该拥有的特点。因此,是否拥有创造力是判断是否拥有健康心理的标准之一。创新性是指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用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发明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思想,或者在已有事物或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进而形成新的事物或思想。创新是时代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大力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 体育冒险活动中天然具有鼓励打破限制、超越自我的活动特点。将体育冒险教育中的创新因子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会是一种有益、有效的尝试。

本文将通过探究体育冒险教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以及探讨创新性在体育冒险教育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起的作用,进而探讨体育冒险教育如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并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某高校内选取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共发放250份 ,收回223份。共分为两组,A组为体育冒险教育班,选取在校本科生内长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参与系统性、高强度以活动量形式为主的体育冒险教育训练时间至少持续1年以上,每周训练不少于6次,体育冒险教育训练内容包括耐力跑、短距离冲刺跑、各专项训练等;共74人,男生43人,女生31人,平均年龄20.11岁;B组为普通学生班,设为对照组,在校本科生内普通学生,无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不参加体育冒险教育,共149人,男生94人,女生55人,平均年龄19.23岁。调查问卷的收集工作统一安排在学期末A组体育冒险教育结束后进行。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测试,问卷包括: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含有10个因子,包括躯体化、人际敏感度、焦虑、强迫、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共10个因子。共90道题,每题 5 级评分,从 1“没有”至 5“严重”;分数越接近90分越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以160分为分界限,超过该分数则说明被测试者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隐患;得分越高说明测试者心理问题越严重,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得分越低表明不健康症状越少,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

创造力自我量表(RIBS-24)该表由美国RUNCO教授等进行编制,我国张景焕教授进行了该量表的中文版翻译修订。24道题目,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不”1分至“经常“5分,问卷的题目又分为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所有项目的平均分为量表总分,每个维度的所有题目平均分为该维度得分。

2.2.2统计处理

采用SPSS23.0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等。 

3.结果

3.1.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

对体育冒险教育班与普通班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SCL-9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表1显示,体育冒险教育班级的SCL-90得分明显低于普通班级,体育冒险班SCL-90平均分为133.19分,低于普通班级153.86分;因SCL-90的分值评判为分数越低表明心理状况越健康,因此,该分数表明体育冒险教育班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普通班级;体育冒险教育班与普通班在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1 心理健康状况对分研究

班级

 

n

SCL-90总分(x+s

体育冒险班

 

46

133.19±27.67

普通班

 

70

153.86±37.64

 

t值

 

-3.196

 

p值

 

0.002

注:scl90为症状自评量表,分数越低表明心理状况越优

3.2.创新性对比分析

对体育冒险教育班与普通班的创新性总分、流畅性、独立性和灵活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表2显示,在创新性方面,体育冒险教育班与普通班在创新性总分中具有显著差异(p<0.001,在其流畅性、独立性、创新性三个维度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体育冒险教育班创新性总分平均分为3.27,高于普通班平均分2.81;其中体育冒险教育班的灵活性平均分高出普通班0.7,差异显著(p<0.001),为创新性三个维度中最高,表明体育冒险教育班的创新性优于普通班,创新性其中的灵活性的差异最为明显。

 

2 创新性对比研究

 

 

n

创新性总分

(x+s

流畅性总分(x+s

独立性总分(x+s

灵活性总分(x+s

体育冒险班

 

46

3.27±0.60

3.39±0.70

2.84±0.73

3.70±0.68

普通班

 

70

2.81±0.55

2.95±0.55

2.43±0.56

3.06±0.70

 

t值

 

4.232

3.723

3.200

4.816

 

p值

 

0.000

0.000

0.002

0.000

 

 

 

 

 

 

 

注:创新性包含三个小项:流畅性、独创性、灵活性。

 

4.讨论

已有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能够改善心理健康,具有抗抑郁、降低焦虑的效应以及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3]. 俞国良研究表明, 创造力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包含创造力潜能的发挥,创造性的活动与训练促进了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创新人才培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制高点[4]。本研究主要考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创新性,探讨体育冒险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及提升大学生创新性。

本研究表明,体育冒险教育班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普通班级,表明长期的体育冒险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大运动量的体育冒险教育能够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一致,蒋钦等人的研究发现,身体锻炼量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学生的身体锻炼量越大,自我效能感则也会有越高的水平[5]。这可能是因为,高水平运动员为获取优异成绩,在训练中经常是以突破身体极限为目标,突破身体极限的过程便是体育冒险教育中认为的迈向未知、挑战自己的过程。这样反复的挑战自我极限,是对个人意志品质的深刻磨炼,对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一再试探与加强,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足够的磨炼,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所能面对的困难越多,心理承受能力越强。

体育冒险教育班的创新性包括流畅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中均显著高于普通班级,表明长期的体育冒险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性,特别是创新性中的灵活性。竞技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没有前人的路可以借鉴,所有的理论知识也要学会在基础上结合个人特点进行变通与表达,因此学生在进行竞技体育的过程中需要自行去摸索、探寻可行的道路,需要自行利用有限的理论知识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有效发挥,因此这一过程可能最大幅度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特别是在竞技体育临场环境下,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随时变通,需具有超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这也特别锻炼了学生的灵活性,能灵活自如的应对各类突发情况。邵龙宝曾提出: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在于启发学生学会提问,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冒险、尝试新方法、探索新道路的探索精神以及敏锐的感知;帮助学生克服形成各种创造思维障碍的困难,鼓励其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其个性及创造性 [6]。体育冒险教育便是鼓励学生敢于冒险、勇于迈向未知、尝试新方法,在安全的教育环境中直面困难并尝试解决困难,从以上结果中也证明,体育冒险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创新性,在不确定中、在冒险教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出学生的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体育冒险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性、创造力。通过体育冒险教育中的冒险活动,提高学生抗压能力、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未知并对困难发起挑战;通过体育冒险教育中的运动训练,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节,改善焦虑、抑郁、自卑等,锻炼自身意志力、坚韧性、挑战精神以及探索精神等,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并有效提升创新性。根据这一研究结果,高校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具有趣味性的、冒险性的、挑战性的体育锻炼,以体育冒险教育的方式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提升其创新性。本研究虽然已证明体育冒险教育能够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并提升大学生创新性,但创新性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仍需要进一步发掘,是创新性改善心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提升创新性亦或者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及创新性在体育冒险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是否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伟强. 冒险教育课程:理念、基础与实施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12):27-31.

[2] 朱伟强,张爱红.体育冒险教育课程的设计[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4):111-114.

 [3] 杨欣海,马申,严小虎.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06):80-84.

[4] 俞国良,张伟达.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关系视角的诠释[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13-18.

[5] 蒋钦,屈东玲,王恩界. 大学生身体锻炼与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J].

[6] 邵龙宝.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特征与创造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3(04):10-11.

 

Research on Promotion of Sports Adventure Educ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Innovation

XUE Wei-yue1, CHEN Xin-di1, WU Xiao-yu1, CHEN Ze-long1, JIANG-Qin2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 Sports adventure education encourages students to dare to face suffering, trial and error by designing challenging and adventurous novelty growth experiences or high-intensity sports activities, and trains students to us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lear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teamwork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it.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undergraduates in a university in Guangxi.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the Symptom Symptom Scale (SCL-90) and the Creativity Self-Reporting Scale (RIBS).  Results: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adventure educ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rdinary class students in mental health;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adventure educ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rdinary class students in three dimensions of fluency, independence and flexibility in innovation.  Conclusion: Sports adventure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ports adventure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novation

资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冒险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研究”(2016MSZ018);2019年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金“体育冒险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创新性的中介作用”(201910593369)

作者简介: 

薛崴月(1998—),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体育心理

陈辛迪(1999—),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陈泽龙(1996—),女,广西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心理

蒋钦(1983-),女,广西全州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讲师,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从事认知发展研究。

通讯作者:伍小羽(1984—),男,广西全州人,广西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