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登教育教学论文
  • 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 开展教育学术讨论
  • 介绍科教创新内容
  • 报道教学信息动态
  •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书刊报简介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学周刊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出版   学周刊杂志社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69号《学周刊》杂志社  邮编:050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79/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9132   发行:学周刊发行管理中心       订阅:全国各地邮..[详细]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

发布时间:2019/04/24 阅读数:

                                   乔阳,王守仁,张辉,段鹏飞  

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要:我国的双一流战略是要建设一流的学校和一流的学科。而在两个一流中,一流学科的建设更加重要。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根本动力。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想要学科建设更好的发展,离不开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构建合理的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美国研究生质量保障措施比较完善,许多地方值得我国高校学习。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美国;学周刊

Explor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Postgraduate training

 

Qiao Yang, Wang Shouren, Zhang Hui, Duan Pengfei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nan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China

 

Summary: our country's double-class strategy is to build first-class school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And in two first-class,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is more importa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construc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ower of school construction. For a university,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level.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postgraduates fundamentally. American graduate student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 is quite perfect, many places are worth our country university to study.

 

Key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graduate students; quality assurance; USA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国家提出双一流战略,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一流的学校和一流的学科。只有有了一流的学科,学校才能发展成一流的学校。而一流学科的建成,离不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会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拥有研究生点的高校越来越多,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也不断提高。中国现阶段拥有了大量的研究生基数,但是配套的研究生质量保障措施却不够完善,因此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导致研究生的质量良莠不齐。与我国情况类似的是许多发达国家也曾发生过研究生数量过多导致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以美国为例,二战结束后,便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众多青年军人战后归来进入大学,学生数量剧增,另一方面是国家重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社会对研究生需求极大增加。这些原因都导致美国的研究生规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1]

1、中美研究生质量保障差异

1.1、研究生录取

美国高校对应试本科生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本科成绩达到学校所需要的标准,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实践、社交等综合能力[2]。如果想要报考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除了要提供自己本科的成绩单外,还要提供2-3名教授的推荐信[3]。许多大学十分看重学生本科所在大学教授的推荐信,因为这些推荐信远比单纯的成绩表具有说服力。这些推荐信是该学生所在大学老师对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价值较高。另外,美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都比较大,可以根据自己院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学生录取。政府对研究生的录取并不直接参与其中,只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这种较为合理的录取方式是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保障。中国的应届考生如果想要读取研究生,最重要的初试便是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在这次入学考试中,数学、政治和英语占了分数的大头。学生需要复习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这种单纯书面考试并不利于对学生研究和社交等整体能力的考察。政府在研究生入学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招生的自主性较少,大多根据政府统考成绩决定学生的复试资格。在本科涂鸦式教学中培养出来的本科生,进入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面对的仍旧是较为死板的考察方法,这无疑降低了中国高校入学研究生的质量。


1.2、导师制度

美国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的是导师制,但是负责教导一名研究生的并不只有一名老师,而是一个导师组[4]。在这个导师组中,有一名老师是该研究生的主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教导工作。其他的老师同样参与学生的教导,而且分工各不相同。有的老师主要教导学生课程学习,有的老师主要教导学生实验研究,还有老师主要教导学生写论文。每个老师分工不同,又协同合作,共同负责这名学生的学习和研究[5]。这种导师组教导研究生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单一导师教导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考局限性等问题,又可以实现教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种导师制度对高校研究生的质量同样是一种保障。中国高校近些年研究生的数量激增,但是中国高校具有研究生教导资格的老师数量却没有相应的增长速度。这种情况导致中国高校研究生数量远远大于导师数量,研究生教育力量严重不足。在中国的许多高校,一名导师负责教导多名研究生,有的导师甚至名下有十多名研究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导师也不例外。一名导师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教导过多的学生,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是由博士生指导研究,这样无疑影响了研究生的质量。

1.3、研究生培养模式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在整个学习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6]。但是美国高校对研究生的教导不仅仅局限在基础知识书本的学习上,举办了许多活动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7]。更重要的是,美国高校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验研究能力的锻炼结合了起来,教导方式灵活多样。这种培养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研究能力。而在读研阶段,研究生的动手研究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说比单纯的记忆能力更为重要。这种灵活的培养方式无疑是对研究生质量的保障。中国高校也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存在很大的不足。在中国的高校,基础课程最后考察的依旧是研究生的记忆理解和应试能力,并没有将书本的学习与学生的科研结合起来。教学方式比较死板,而单纯灌输性的方法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是制约我国研究生质量的原因。

1.4、研究生质量评估体系

美国在二战后也遭遇了研究生数量过多导致研究生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发展了自己的研究生质量评估体系,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的质量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政府质量评估系统,第二部分是学校自身质量评估系统,第三部分是社会机构质量评估系统[8]。在这三个部分中,政府的质量评估是整体评估体系的保障,学校的自我质量评估是整体评估体系的基础,而社会的质量评估是整体评估体系的主体[9]。这种成熟合理的三权分立的评估体系的形成,对研究生的质量是一种很大的保障。中国研究生质量评估的机构主要是政府。政府组织专业人员负责学生质量的评估,这种评估方法比较单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与政府组织的评估机构相比,中国高校的自我评估系统不够完善,社会评估机构影响力较低。这种单一的研究生评估体系无法保证对研究生质量的有效监督,无法实现评估体系对研究生质量保护作用的最大化。

1.5、研究生淘汰制度

美国高校对研究生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虽然美国高校对研究生的录取要求较多,但是入学的考生数量居高不下。为此美国高校的研究生教导过程采取的是淘汰制,淘汰率比较高。美国高校中一般的研究生院淘汰率达到了10%-15%,而一些出色研究生院淘汰率甚至达到30%以上[10]。原因是研究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淘汰。首先在研究生录取时,存在一定的淘汰比例。其次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达标而被淘汰。最后在所有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后,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论文不达标而被淘汰。正是因为美国高校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阶段都采取了淘汰制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美国高校研究生的质量。中国高校对研究生采取的是严进宽出政策。中国高校对研究生的淘汰主要发生在入学考试阶段。一旦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那么研究生的淘汰率便急速下降。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写作阶段,都很少有人被淘汰。在这种竞争压力很低的环境中,一些高校的部分研究生养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研究风气。所以,中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形成系统化有效的淘汰制度,这制约了中国研究生的质量保障。

2、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改进探索

2.1、改变录取方式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给与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鼓励高校对报名的本科生进行更灵活的考查方式,招生也应该更加针对学校的需求。其次高校初试不应该仅仅由全国的统考决定,避免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仅仅因为一门应试成绩的不好而不能就读研究生,考查方式应该更灵活些。另外,可以仿照美国的推荐信制度,增添学生本科的推荐信考察项目,作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参考。因为短时间的面试毫无疑问是不能看出研究生的真实能力的,所以高校必须丰富对学生的考查方式用来检查学生真正学习研究的能力。

2.2、改变导师制度

面对我国高校研究生人数与导师人数的严重不匹配的现状,应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导师制度。首先,国家应该大力推动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在保证导师质量的同时加快导师的培养速度。其次应该规定导师能带的最多学生数,避免一名导师带十多名学生的极端现象的发生,这是对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保障。此外,一部分学校实行的多名导师和多名学生组成的课题组制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种多名老师教导多名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使研究生的培养方法更加全面,避免了思考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教师资源的综合利用。此外,应该将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与导师的考核联系起来,从而督促老师的教育工作,这也是研究生质量保障的有效方法。

2.3、改变培养模式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质量保证同样重要。首先,我国高校应该继续重视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教育是研究生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其次我国在重视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研究能力,可以在更多基础的科目中添加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内容。此外,科目的选择应该更有针对性,避免学生仅是为了能够更易拿到学分而选择专业。只有学生选择与研究生研究方向有关的科目才能让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育更有意义。另外,应该增加交叉科目的数量,许多研究成果都来自交叉领域。这些交叉科目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储备。没有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无法实现良好的研究生质量保障。

2.4、丰富研究生质量评估系统

我国的研究生评估系统过于单一,主要是由政府负责研究生质量的评估。所以应该丰富中国的研究生评估体系。首先继续发展高校的自我评估体系,这是研究生评估体系发展的基础,学校是最了解研究生平时学习和科研情况的机构。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质量评估体系,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研究生的评估中来。社会力量的评估更加贴近现实社会的需求,对研究生质量的评估也更加客观。许多社会力量比如行业协会和学术团体等组织都是很好的可以参与到研究生评估中来的机构。只有丰富我国研究生质量评估的机构种类和数量,才能改变我国现阶段研究生质量评估机构过于单一的问题,更好的保障我国的研究生质量。

2.5、完善淘汰制

我国研究生入学后的淘汰率过低,是研究生质量无法保证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国的高校应该完善自己的研究生淘汰制度。首先,丰富研究生入学时的考察内容,从而完善研究生入学时的淘汰制度,尽可能选取符合学校情况的综合能力更强的学生。其次,在学生课程学习阶段,也要实行相应的淘汰制度,对于成绩长期不合格的研究生进行合理的淘汰,加强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紧迫意识。此外,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的论文写作的质量,对于论文不合格的学生,同样要严格进行淘汰。淘汰制度是研究生质量保障的关键。美国的研究生质量较高的原因与美国高校严格的淘汰制度息息相关,所以我国必须建立合理的研究生各个阶段的淘汰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研究生质量。

3、总结

中国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现阶段仍存在许多的问题,许多地方需要向美国研究生教育学习。可以改进的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录取、导师制度、培养模式、质量评估和淘汰制度等几个方面。根据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导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合理的改变。首先,丰富研究生录取时的考察方式,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其次,改革导师制度,匹配导师与学生数量;此外,灵活学生培养方式,提高学生动手研究能力;还有,完善研究生评估体系,发展学校自我评估的同时让更多的社会评估力量参与学生质量的评估。最后,在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都应制定严格合理的淘汰制度,督促学生更认真的进行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做好以上这些方面的工作,相信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叶欢, 郑立, 闫智勇. 二战后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分析与借鉴[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6, 35(3):109-114.

[2]陈文仪, 崔华欠, 李雨,等. 从美国医学研究生招生角度探讨我国医学研究生招生制度[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6):121-122.

[3]禹海涛, 燕晓. 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别与启示——以同济大学和普渡大学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 2016, 25(5):5-7.

[4]宋心果, 叶淑萍, 张传香. 英美研究生导师制的经验与启示[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7(1):108-110.

[5]杨贵平, 杨思帆. 当前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特征与启示——以美国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1(5):83-93.

[6]卢阳, 肖宁, 罗琦,等. 中美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体系的比较及启示[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 25(2):250-252.

[7]马舜, 陈工, MAShun,等.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及其启示[J]. 科学经济社会, 2016, 34(2):94-99.

[8]尚红娟.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6(3):56-65.

[9]宋平, 郭海凤. 美、英、日三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1):93-95.

[10]李婷婷. 中美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11):185-186.

文稿来源: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网址:www.jyjxlt.com